黄土高原最老红粘土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1
作者
宋友桂
李吉均
方小敏
机构
[1]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甘肃兰州
关键词
黄土-红粘土序列; 磁性地层; 夷平面; 地质意义;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1.02.002
中图分类号
P642.132 [];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黄土高原红粘土的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亚洲季风形成演化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黄土高原中部厚达 30 3m的朝那黄土 -红粘土剖面的古地磁年代学表明红粘土形成于 8.1Ma ,是目前黄土高原上发现的最老的红粘土沉积。这个事实表明大约在 8.1Ma本区构造活动频繁 ,断裂十分发育 ,使得鄂尔多斯夷平面解体 ,六盘山地区呈断块上升 ,而六盘山以东地区下沉接受红粘土沉积。这可能指示了毗邻的青藏高原有一次显著的构造隆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晚第三纪中国西北干旱化的发展及其与北极冰盖形成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J].
郭正堂 ;
彭淑贞 ;
郝青振 ;
陈习慧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556-567
[2]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3]   中国西部晚中新世气候变干事件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方小敏 ;
奚晓霞 ;
李吉均 ;
穆德芬 .
科学通报, 1997, (23) :2521-2524
[4]   甘肃临夏盆地新生代地层绝对年代测定与划分 [J].
方小敏 ;
李吉均 ;
朱俊杰 ;
陈怀录 ;
曹继秀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14) :1457-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