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宪法基本权利观探讨和反思

被引:1
作者
夏正林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根本法; 权利观; 权力制约; 齐玉苓案; 最高人民法院; 宪法实施; 私有财产; 宪法; 宪法基本权利; 宪法适用; 违宪审查制度; 宪法法院; 立法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正>引言1982年宪法虽然规定了广泛的基本权利,但实施却不令人满意。有学者提出,其原因在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不健全[1]。最高人民法院曾通过直接适用宪法的方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但引发了宪法的"立法适用说"和"司法适用说"争议。最终,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通过停止适用"齐玉苓案"批复,在事实层面上终止了这个争议。然而,笔者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做法多多少少带有"自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社会权规范研究.[M].夏正林;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  
偏颇的宪法.[M].(美)凯斯·R.桑斯坦(CassR.Sunstein)著;宋华琳;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M].许崇德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   司法解释正当性的困境及出路 [J].
汪全胜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9, 17 (03) :90-95
[5]   建立中国的法律规范审查制度——兼对修宪理论的一点探讨 [J].
张千帆 .
战略与管理, 2004, (02) :61-69
[6]   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护观解析 [J].
朱福惠 .
中国法学, 2002, (06)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