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研究

被引:10
作者
崔广荣
张子学
张从宇
胡能兵
机构
[1] 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院
关键词
蝴蝶兰; 茎尖; 原球茎诱导; 原球茎增殖; 组织培养;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6.12.047
中图分类号
S682.31 [兰科植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蝴蝶兰试管苗茎尖为外植体,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1/2 MS培养基上进行原球茎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在NAA与6-BA的不同浓度组合中,以1/2 MS+NAA 2.0 mg/L+6-BA 4.0 mg/L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65%;在NAA与Ad的不同浓度组合中,以1/2MS+NAA 2.0 mg/L+AD 4.0 mg/L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55%;在原球茎的增殖培养中,以1/2MS+NAA 2.0 mg/L+6-BA 2.0~4.0 mg/L+AD 2.0 mg/L培养基增殖效果最好,最高增殖系数可达9.98。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文心兰茎尖组织培养的研究 [J].
崔广荣 ;
刘士勋 ;
刘敏 ;
王青云 ;
何玉华 ;
张宁 .
种子, 2004, (12) :16-19+23
[2]   培养基和添加物对蝴蝶兰原球茎分化幼苗的影响 [J].
何松林 ;
王献 ;
鲁琳 ;
刘保国 ;
任凝辉 ;
杨秋生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5) :11-13
[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蝴蝶兰快速繁殖的影响 [J].
秦凡 ;
周吉源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 (05) :452-456
[4]   蝴蝶兰花梗节间段培养繁殖的初步研究 [J].
鲁雪华 ;
郭文杰 ;
徐立晖 ;
林新华 .
园艺学报, 2002, (05) :491-492
[5]   不同激素水平对蝴蝶兰原球茎状体增殖影响 [J].
叶晓青 ;
谢东 ;
魏书 ;
李惠芬 ;
江卫华 .
江苏林业科技, 2000, (S1) :42-44
[6]   外部因子对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发生的影响 [J].
杨美纯 ;
周歧伟 ;
许鸿源 ;
卢美英 .
广西植物, 2000, (01) :42-46
[7]   蝴蝶兰的快速无性繁殖 [J].
王怀宇 .
园艺学报, 1989, (01) :73-77+81
[8]  
洋兰[M].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璋,蔡幼华编著, 2000
[9]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谭文澄,戴策刚主编, 1991
[10]  
Callus induction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of Phalaenopsis[J] . Y. Ishii,T. Takamura,M. Goi,M. Tanaka.Plant Cell Reports . 1998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