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铜含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徐加宽
杨连新
王志强
董桂春
黄建晔
王余龙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江苏省常州市农林局,江苏常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关键词
水稻; 土壤铜含量; 生长发育; 产量;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5.03.011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盆栽土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号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土壤铜含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铜含量100、200mg/kg处理对水稻株高、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和抽穗期几乎没有影响,土壤铜含量达到400mg/kg及其以上时,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水稻株高显著变矮、主茎总叶数和伸长节间数显著变少、抽穗期显著推迟;(2)土壤铜处理使水稻产量显著低于CK,且随着土壤铜含量的提高水稻产量下降幅度显著增大;(3)土壤铜含量100、200mg/kg处理使水稻减产是由于每穗颖花数减少所致,土壤铜含量400mg/kg及其以上处理使水稻减产是由于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共同减少所致;(4)土壤铜处理使穗数减少主要是由于返青活棵慢、分蘖发生迟、高峰苗少所致,每穗颖花数减少主要是由于抽穗期单茎干物质量小和单位干物质量形成的颖花数少所致;(5)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水稻生物产量显著下降,经济系数呈下降趋势,但只有土壤铜含量达到800mg/kg及其以上时经济系数才显著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重金属胁迫引起的水稻和小麦幼苗DNA损伤 [J].
葛才林 ;
杨小勇 ;
孙锦荷 ;
王泽港 ;
罗时石 ;
马飞 ;
龚峥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06) :419-424
[2]   重金属对水稻和小麦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J].
葛才林 ;
杨小勇 ;
刘向农 ;
孙锦荷 ;
罗时石 ;
王泽港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05) :363-368
[3]   我国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止对策 [J].
仲维科 ;
樊耀波 ;
王敏健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4) :270-272
[4]   植物铜素毒害研究进展 [J].
常红岩 ;
孙百晔 ;
刘春生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227-230
[5]   Cu污染土壤-水稻系统中Cu的分布特征 [J].
胡正义 ;
issas.ac.cn ;
沈宏 ;
issas.ac.cn ;
曹志洪 ;
issas.ac.cn .
环境科学, 2000, (02) :62-65
[6]   铜对水稻的影响及迁移积累规律的研究 [J].
康立娟 ;
赵明宪 ;
赵成爱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9, (04) :43-44
[7]   土壤中铜、砷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J].
苏流坤 ;
袁焕祥 .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7, (03) :194-197
[8]   锌、铜对水稻幼苗生长及超氧物歧化酶的影响 [J].
徐晓燕 ;
杨肖娥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9-11+110
[9]   土壤铜铅锌复合污染对水稻的生态效应 [J].
张纪伍 ;
梁伟 ;
李德波 ;
顾建宁 ;
岳振陶 .
农村生态环境, 1997, (01) :17-21
[10]   铜、砷在水稻-土壤体系中的迁移及其对水稻影响的研究 [J].
陈树元,徐和宝,谢明云,许立凡,曹宇,吴昌业,杨盈其 .
农村生态环境, 1995, (03) :15-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