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清透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

被引:9
作者
陈英杰
李慧贞
童光东
贺劲松
邢宇锋
高辉
周小舟
邱梅
郑颖俊
徐文军
徐韶敏
陈亮
唐海鸿
张来
占伯林
马文峰
孙新锋
李群
张晓晖
周大桥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肝病科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e-抗原阳性; 补肾清透; 随机对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评价补肾清透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00例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分入2个试验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100例。52周的治疗期间,治疗组给予补肾清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以上药物均为颗粒冲剂,用法均为每日1剂,分两次开水冲服。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及乙肝二对半定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52周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与0周及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1 lg及>2 lg的比例为41.36%,19.37%,多于对照组的15.96%,4.26%。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HBeAg均值、HBsAg均值均呈持续下降趋势。52周时,治疗组的HBeAg均值下降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而HBeAg均值下降未能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其中HBsAg下降>0.5 lg比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27.2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周时,两组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3 lg及阴转比例,HBeAg阴转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比例,HBsAg下降>1 lg,>2 lg及阴转比例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补肾清透方有一定的抑制HBV的作用,作用呈时间依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对醋氨酚人肝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比较 [J].
陈云华 ;
万新 ;
孙建宁 ;
王文全 ;
张硕峰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04) :245-248
[2]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 [J].
谭勇 ;
杨静 ;
赵宁 ;
郑光 ;
蔡锋 ;
姜春燕 ;
郭洪涛 ;
姜淼 ;
吕爱平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24) :232-235
[3]   二至丸考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蔡秀江 ;
黄美艳 ;
丁安伟 ;
姚卫峰 ;
张丽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23) :272-275
[4]   四逆散合方辨治肝胆病证 [J].
王付 ;
谢新年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19) :300-301
[5]   295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证候分布初探 [J].
秦丽萍 ;
郎庆波 ;
翟东霞 ;
黄枫 ;
李柏 ;
凌昌全 .
中医杂志, 2011, 52 (17) :1469-1471
[6]   补肾健脾中药清除乙肝病毒携带者免疫耐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翁卫东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9 (07) :1576-1577
[7]   慢性HBV携带者临床和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相关性 [J].
叶立红 ;
刘莲 ;
王翀奎 ;
康海燕 ;
陈丽欣 ;
梅志勤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7) :2139-2140
[8]   补肾健脾汤对小儿乙肝病毒携带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J].
王松青 ;
范燕 ;
谢旭善 ;
冯金环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 (07) :609-611
[9]   女贞子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李璘 ;
邱蓉丽 ;
周长慧 ;
施樱樱 ;
韩莹 ;
陆茵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6) :388-390
[10]   菟丝子醇提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和复合体酶活性的影响 [J].
王志军 ;
魏晓东 ;
孙洁 ;
欧芹 .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 31 (0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