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羊水与RBL-2H3肥大细胞共培养后脱颗粒的检测

被引:4
作者
安峰
陈玉川
郭薇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研室
[2]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研室 广东 广州
[3] 广东 广州
关键词
栓塞; 羊水; 细胞脱颗粒; 组胺; 肥大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4.468 [];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羊水与 RBL-2H3肥大细胞共培养后是否有脱颗粒现象发生。[方法]取大鼠不同稀释度的羊水与大鼠来源的RBL-2H3肥大细胞系共培养,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时间样品上清的组胺、自发释放的组胺和总组胺,计算组胺释放率。对细胞用阿利新蓝染色,计算脱颗粒指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RBL-2H3细胞Annexin Ⅴ标记后的阳性细胞率。[结果]与不同稀释度的羊水共培养后,细胞的组胺释放率有显著差异,组胺的释放和羊水浓度正相关。阿利新蓝染色后计算的脱颗粒指数与组胺释放率测定结果一致。细胞Annexin Ⅴ标记后的阳性率在羊水刺激后明显上升,进一步证明了脱颗粒的发生。[结论]羊水中的物质可以通过直接作用导致RBL-2H3肥大细胞脱颗粒,为羊水栓塞时肥大细胞脱颗粒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一种定量检测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新方法 [J].
郭薇 ;
陈玉川 ;
刘水平 ;
王曙光 ;
孔庆瑜 .
上海免疫学杂志, 2002, (01) :39-41
[2]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registry[J] . Steven L. Clark,Gary D.V. Hankins,Donald A. Dudley,Gary A. Dildy,T.Flint Porter.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1995 (4)
[3]  
Basophil and mast cell lineages in vitro and in vivo. Benburg J A. Blood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