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超级单体风暴环境条件与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69
作者
吴芳芳 [1 ]
俞小鼎 [2 ]
张志刚 [1 ]
周小刚 [2 ]
韦莹莹 [1 ]
机构
[1]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
[2]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关键词
超级单体; 苏北地区; 环境条件; 雷达回波特征; 强对流天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江苏3个探空站、5部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常规与加密自动站等观测资料,分析2005—2009年苏北地区72个超级单体风暴发生的环境条件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探空和地面资料分析表明,苏北地区超级单体风暴可以产生在差别相当大的环境条件下:强降水超级单体通常产生在对流有效位能较高和垂直风切变中等的环境下,经典超级单体更多地产生在对流有效位能较高和垂直风切变较强环境下;产生大冰雹和(或)雷暴大风的超级单体,无论是经典还是强降水型超级单体,其环境特征均为0℃层、-20℃等温线高度较低,850—500 hPa温差较大,低层露点不高;产生龙卷特别是F2级以上强龙卷超级单体环境特征常常表现为低层(0—1 km)垂直风切变大、850—500 hPa温差相对较小、抬升凝结高度低、低层露点高,这类超级单体在产生龙卷的同时也常常伴有短时强降水甚至极端短时强降水。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表明,苏北地区超级单体具有持久的中气旋、回波墙和有界弱回波区或弱回波区结构,可以产生大冰雹、龙卷、短时强降水和下击暴流等强对流天气;超级单体的类型主要有经典超级单体、强降水超级单体以及强降水超级单体组成的复合风暴。经典超级单体一般为孤立风暴,中气旋多数情况下位于其右后侧(相对于风暴移动方向),低层有明显的钩状回波和入流缺口,入流缺口之上存在宽大的有界弱回波区,其上有强反射率因子组成的风暴核,最强的反射率因子可达75 dBz;强降水超级单体前侧有入流缺口和旁边粗胖的凸起部分与中气旋相伴,与经典超级单体的钩状回波在形态上区别明显,同样存在有界弱回波区或弱回波区,中气旋环流中有明显的降水回波;强降水超级单体组成的复合风暴内中气旋一般位于其前侧,主要结构与强降水超级单体相似,生命史较长。超级单体结构属性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情况下,苏北地区超级单体风暴的最大反射率因子为55—76 dBz,基于单体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为35—90 kg/m2,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超过60 kg/m2时风暴有可能产生大冰雹,特别是在4—6月,冰雹直径随着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季节性高值可以用来辨别产生大冰雹的超级单体;绝大多数情况下,中气旋旋转速度大于15 m/s,直径在3—10 km,持续时间超过40 min;中气旋的底越低,直径越小,产生龙卷的可能性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27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M].丁一汇; 编.气象出版社.2008,
[2]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俞小鼎[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
[3]  
天气分析预报物理量计算基础.[M].刘健文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5,
[4]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 [J].
俞小鼎 ;
周小刚 ;
王秀明 .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311-337
[5]   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多普勒天气雷达特征 [J].
吴芳芳 ;
俞小鼎 ;
王慧 ;
周小刚 ;
韦莹莹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3) :285-298
[6]   新疆一次强飑线过程双多普勒雷达观测的中尺度风场结构分析 [J].
庄薇 ;
刘黎平 ;
薄兆海 ;
肖艳娇 .
气象学报, 2010, 68 (02) :224-234
[7]   070703天长超级单体龙卷的多普勒雷达典型特征 [J].
刘娟 ;
朱君鉴 ;
魏德斌 ;
宋子忠 ;
卢海 ;
周红根 .
气象, 2009, 35 (10) :32-39+131
[8]   三次超级单体风暴雷达产品特征及气流结构差异性分析 [J].
刁秀广 ;
朱君鉴 ;
刘志红 .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133-146
[9]   一次强雷暴阵风锋和下击暴流的多普勒雷达特征 [J].
吴芳芳 ;
王慧 ;
韦莹莹 ;
王群 .
气象, 2009, 35 (01) :55-64+132
[10]   北京地区一次罕见的雷暴大风过程特征分析 [J].
廖晓农 ;
俞小鼎 ;
王迎春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350-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