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地壳构造运动及地震的关系,我们在华北及郯庐断裂带进行了原地应力测量。本文仅就华北地区和郯庐断裂带的实测结果,讨论华北和郯庐断裂带现今构造应力埸的特征, 华北地区的应力测量结果表明:虽然各测点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并不完全一致,但从整个区域来看,最大主应力的优势方向为北西西到近东西向,实测结果与地震地质调查结果一致, 郯庐断裂带各测点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较大,但是离断裂带较远的测点,其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仍然反映了近东西向的压应力作用。郯庐断裂带各测点剪应力的大小与离断裂带的距离有关,这同美国圣安德列斯断裂带的测量结果相类似。从原地应力测量资料还可以看出,经过大地震以后,震中区测得的主应力值和剪应力值比震中周围地区的测值低,且主应力的方向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方向有较大的偏离,反映了地震过程中应力的释放和调整。应力测量结果还表明,虽然我们的测量大都是在地表下三十米以内的浅部进行的,但测得的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与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有一定的关系,浅部原地应力测量结果是能够反映区域构造应力埸的作用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