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西北夏季气温变化及其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响应的诊断与数值试验
被引:22
作者
: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资料中心
李栋梁
谢金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资料中心
谢金南
赵仲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资料中心
赵仲莲
费晓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资料中心
费晓玲
李耀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资料中心
李耀辉
机构
:
[1]
甘肃省气象资料中心
[2]
甘肃省气象局
[3]
兰州气象学校
[4]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来源
:
气候与环境研究
|
1997年
/ 04期
关键词
:
中国西北,气温异常,青藏高原,地面感热通量,数值试验;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68.4 [];
S161.22 [];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0903 ;
摘要
:
利用陕、甘、宁、青、新五省(区)90个测站,1960~1990年历年夏季月平均气温,采用主成分分析、旋转主成分分析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对中国西北夏季气温变化的时空异常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通量强弱变化的响应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气温变化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由于地形和下垫面的影响,夏季气温异常主要表现为6种气候类型(区),即青海高原区、河套区、北疆区、渭水流域区、南疆西部区、东疆-河西走廊区。50年代以来气温演变的主要特点是除青海高原和北疆外的西北大部分地方夏季由暖变冷。当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场呈欧亚型振荡,则有利于中国西北大范围气温偏高(低)。青藏高原地面感热通量的异常增强,可引起西北夏季西部偏暖,东部偏冷。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西北夏季降水特征及其异常研究
[J].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
李栋梁
;
谢金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
谢金南
;
王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
王文
.
大气科学 ,
1997,
(03)
[2]
中国冬季月平均气温异常的旋转EOF分析
[J].
吴洪宝,李栋梁,章基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系,甘肃省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吴洪宝,李栋梁,章基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5,
(03)
:349
-354
[3]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的气候特征
[J].
李栋梁,彭素琴,姚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李栋梁,彭素琴,姚辉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5,
(02)
[4]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J].
丁一汇,戴晓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丁一汇,戴晓苏
.
气象,
1994,
(12)
:19
-26
[5]
近百年气候变化与变率的诊断研究
[J].
王绍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王绍武
.
气象学报,
1994,
(03)
:261
-273
[6]
兰州温度变化的气候特征
[J].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
李栋梁
;
彭素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
彭素琴
.
高原气象,
1993,
(01)
:18
-26
[7]
近四十年来我国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
[J].
李克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
李克让
;
林贤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
林贤超
;
王维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
王维强
.
地理研究,
1990,
(04)
:26
-37
[8]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东亚环流及西北初夏旱的关系
[J].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李栋梁
;
陈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陈丽萍
.
应用气象学报,
1990,
(04)
:383
-391
[9]
本世纪我国气温变化的某些特征
[J].
张先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先恭
;
李小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李小泉
.
气象学报,
1982,
(02)
:198
-208
[10]
青藏高原气象学进展[M]. - 科学出版社 , 章基嘉等编写, 1988
←
1
→
共 10 条
[1]
中国西北夏季降水特征及其异常研究
[J].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
李栋梁
;
谢金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
谢金南
;
王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
王文
.
大气科学 ,
1997,
(03)
[2]
中国冬季月平均气温异常的旋转EOF分析
[J].
吴洪宝,李栋梁,章基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系,甘肃省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吴洪宝,李栋梁,章基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5,
(03)
:349
-354
[3]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的气候特征
[J].
李栋梁,彭素琴,姚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李栋梁,彭素琴,姚辉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5,
(02)
[4]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J].
丁一汇,戴晓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丁一汇,戴晓苏
.
气象,
1994,
(12)
:19
-26
[5]
近百年气候变化与变率的诊断研究
[J].
王绍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王绍武
.
气象学报,
1994,
(03)
:261
-273
[6]
兰州温度变化的气候特征
[J].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
李栋梁
;
彭素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
彭素琴
.
高原气象,
1993,
(01)
:18
-26
[7]
近四十年来我国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
[J].
李克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
李克让
;
林贤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
林贤超
;
王维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
王维强
.
地理研究,
1990,
(04)
:26
-37
[8]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东亚环流及西北初夏旱的关系
[J].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李栋梁
;
陈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陈丽萍
.
应用气象学报,
1990,
(04)
:383
-391
[9]
本世纪我国气温变化的某些特征
[J].
张先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先恭
;
李小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李小泉
.
气象学报,
1982,
(02)
:198
-208
[10]
青藏高原气象学进展[M]. - 科学出版社 , 章基嘉等编写, 198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