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教育的取向选择

被引:9
作者
秦玉友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教育; 社会问题取向; 积极差异取向; 特征思维取向;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9.06.004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经过长期努力,农村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走进新时期,农村教育面临着新任务、新预期、新挑战,这就要求农村教育实现研究取向、政策取向、实践取向上的新超越。在研究取向上,确定非单一学科取向,认识到农村教育是一个研究领域,农村教育概念是多学科取向的概念,农村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政策取向上,认识到倾斜性政策话语在政策执行中的随意性风险,承认资源生均平等政策话语在政策建构中的阶段性意义,推动积极差异政策话语作为政策创新的取向选择。在实践取向上,系统反思农村教育实践认知劣势思维的危害,认识到农村教育仿城化实践的局限,推动农村教育实践的特征思维转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22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时代我国农村教育主要矛盾与战略抉择 [J].
秦玉友 ;
曾文婧 .
中国教育学刊, 2018, (08) :47-53
[2]   教育城镇化的异化样态反思及积极建设思路 [J].
秦玉友 .
教育发展研究, 2017, 37 (06) :1-7
[3]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巩固成就与跨越陷阱 [J].
秦玉友 .
教育与经济, 2016, (06) :30-35
[4]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实证研究——基于对我国9个省份107所农村学校的调查分析 [J].
钟秉林 ;
赵应生 ;
洪煜 ;
阮琳燕 .
中国教育学刊, 2012, (08) :1-8+17
[5]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与破解思路 [J].
秦玉友 .
中国教育学刊, 2010, (03) :1-4
[6]  
多级财政体制下的公共品供给.[M].宗晓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7]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8]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  
村落中的“国家”.[M].李书磊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M].国家教育委员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