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时期与密度对关中灌区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162
作者
马国胜 [1 ]
薛吉全 [1 ]
路海东 [1 ]
张仁和 [1 ]
邰书静 [1 ]
任建宏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榆林学院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播种密度; 群体生理指标; 籽粒产量;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210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运用作物群体生理学方法,研究了关中灌区玉米密度、播期与群体生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夏播条件下,在6月13日—7月22日,播期与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DMA)、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max)、总光合势(LAD)、群体净同化率(NAR)、作物生长率(CGR)呈负相关,播期对CGR、LAD的影响较大,对LAImax和NAR的影响较小;在45000~65918株·hm-2范围内,密度与玉米籽粒产量、DMA、LAImax、LAD、CGR呈正相关,而与NAR呈负相关,密度对CGR、LAImax和LAD的影响较大,而对NAR的影响较小.播期对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的总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密度,实际生产中应力争早播.对密度和播期与玉米群体生理指标建立的回归模型表明,陕单8806玉米在关中灌区夏播中实现高产的适宜播期为6月10—20日,密度应控制在57767~71706株·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247 / 12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J].
张弥 ;
吴家兵 ;
关德新 ;
施婷婷 ;
陈鹏狮 ;
纪瑞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9) :1575-1578
[2]   春小麦灌浆期籽粒沉淀值动态变化及氮磷肥与播期的影响 [J].
赵秀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4640-4646
[3]   滴灌施肥条件下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 [J].
孙文涛 ;
孙占祥 ;
王聪翔 ;
宫亮 ;
张玉龙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3) :563-568
[4]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群体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J].
马国胜 ;
薛吉全 ;
路海东 ;
任建宏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3) :536-540
[5]   不同密度与施氮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J].
阮培均 ;
马俊 ;
梅艳 ;
杨远平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6) :147-149
[6]   播期对不同习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J].
吴少辉 ;
高海涛 ;
张学品 ;
张艳霞 ;
赵岩涛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04) :105-107
[7]   施氮肥对播种和分栽结缕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J].
马春晖 ;
韩建国 ;
孙洁峰 ;
张泉 ;
陆冠军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9) :1328-1333
[8]   肥料和密度对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产量的调节作用 [J].
李明 ;
李文雄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8) :1130-1137
[9]   密度、播期、氮肥运筹对寒优湘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周永良 ;
陈虹 ;
汪祖国 ;
沈金芳 .
上海农业学报, 2003, (04) :28-32
[10]   不同生态区及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 [J].
李绍长 ;
白萍 ;
吕新 ;
刘淑云 ;
董树亭 .
作物学报, 2003, (05) :77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