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生素的研究和开发始于1947年在北京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当时利用UNRRA提供的资料和4个181.8升小发酵罐,用PeniciliumchrysogenumQ176、133菌种研究青霉素。1948年上海成立青霉素实验所,获得青霉素钾盐成品。1953年初成立上海第三制药厂,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4个8618.2升发酵罐,开始工业化生产青霉素钾盐,至此诞生了中国的抗生素工业。1956年该厂又生产了金霉素。1958年华北制药厂建成,用16个50吨发酵罐生产青霉素钾盐,随后又用16个50吨罐生产链霉素。在我国抗生素工业创建过程中,我们解决了生产菌种、发酵培养条件、染菌、分离提取精制的一系列工艺与设备问题。截至1995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信息中心资料,我国生产抗细菌、抗真菌、抗肿瘤以及农牧用抗生素品种26个(不包括衍生物),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有青霉素钾和钠盐、土霉素碱,上千吨的有链霉素与双氢链霉素、土霉素盐酸盐、四环素碱,500吨以上的有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盐酸盐、乙酰螺旋霉素、林可霉素。农牧用井岗霉素、沙利(盐)霉素、赤霉素产量亦很大。从当前我国抗生品种和产量来看,产品结构急待改进,疗效好的半合成β-内酰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