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

被引:52
作者
赵旭东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乡村文化; 文化认同; 身份界定; 摇摆的极端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文化认同曾是构建社会整体性的基础,但这种基础随着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而被彻底瓦解,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在此意义上,文化认同正经历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中国乡村文化的后改革时代的全面复兴中,这种危机得到了一种看似矛盾的体现,即一方面是改革与再造,而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复兴,二者沿着各自的认同轨道运行,并行不悖。通过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被界定为落后和迷信,村民被界定为现代意义上的“农民”,这些都与村民自己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相去甚远,两种观念各自表述,潜在的认同危机由此而得以酝酿,借用康德哲学的语汇,那就是我们在对待乡村文化上是在实践着一种二律背反的政治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拆北京:记忆与遗忘 [J].
赵旭东 .
社会科学, 2006, (01) :115-125
[2]   论民俗的易感染性 [J].
赵旭东 .
民俗研究, 2005, (02) :5-28
[3]   “兰安生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间的转换 [J].
杨念群 .
社会学研究, 1999, (04) :100-115
[4]  
反思本土文化建构[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旭东著, 2003
[5]  
陈翰笙文集[M].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陈翰笙 著, 1985
[6]  
西方哲学史[M]. - 商务印书馆[美]梯利, 1979
[7]  
表征与文化解释的观念" .2 赵旭东". 社会理论学报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