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知与不对称冲突

被引:32
作者
柳思思
机构
[1]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关键词
不对称冲突; 身份认知; 伊拉克战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对称是国际关系的常态。在不对称的状态下,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冲突双方为何爆发冲突这一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解释路径,但对不对称冲突爆发的具体时机、冲突的形式与强度等细化的因素缺乏相应的研究。作者认为,在不对称状态下,行为体对于身份的认知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为体对于身份的认知大体上符合行为体的真实身份,在此种情况下,行为体之间不易爆发冲突;另一类是行为体对于身份的认知发生错误,这就导致了双方陷入冲突的困境之中,如中越边境冲突中的越南,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国际环境的动态性与前瞻性导致了行为体身份认知的易错性与滞后性,身份认知错误是导致行为体过度反应并影响双方冲突具体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7+159 +159-16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伊拉克战争综述 [J].
李成刚 .
军事历史, 2007, (05) :50-54
[2]   美国意象中的中国国际角色 [J].
胡键 .
国际论坛, 2007, (03) :55-61+81
[3]   冷战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 [J].
高歌 .
俄罗斯研究, 2007, (01) :56-60
[5]   伊拉克战争中无人机作战使用及启示 [J].
张伟 ;
杨雷 ;
金钊 .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6, (07) :44-46
[6]   威胁认知:美国对中国发展的错误知觉 [J].
刘新华 ;
秦仪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6, (06) :28-34
[7]   从伊拉克战争看制导技术发展历程 [J].
高晓颖 .
航天控制, 2005, (05) :93-96
[8]   想像他者:西方文化视野中的非西方 [J].
张旭鹏 .
史学理论研究, 2005, (03) :81-92+160
[9]   美伊核博弈的建构主义分析 [J].
赵伟明 ;
杨明星 ;
不详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5, (07) :20-26
[10]   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 [J].
李少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2) :2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