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碳汇市场助推实现“碳中和”

被引:21
作者
范振林 [1 ]
宋猛 [1 ]
刘智超 [2 ]
机构
[1]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2] 生态环境部
关键词
生态碳汇; 碳市场; 交易; 机制;
D O I
10.19676/j.cnki.1672-6995.00068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1201 ; 020204 ;
摘要
生态碳汇交易是一种实现"碳吸收和清除"长效机制的重要政策工具,合理的碳汇政策能够为推进"碳中和"提供最稳定、最具成本优势的解决方案。文章基于碳交易和生态碳汇交易发展现状,从规模、程序和方式等方面剖析了我国生态碳汇交易的制约因素,并分析不同类型碳汇交易区域性和差异化的基本特点和"非市场"式发展趋势。针对存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技术方法有待创新、顶层设计亟待加强等问题,提出自然资源管理提升生态碳汇交易的对策建议:(1)加强自然资源产权政策在碳市场建设顶层设计上的协调;(2)构建统一、可监测和可计量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价格形成机制;(3)开展生态碳汇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4)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质量和生态碳汇潜力;(5)参与"碳源—碳汇"全链条、全周期管理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69 +6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正确处理自然资源改革与法治之间关系 [J].
刘伯恩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 34 (08) :1-1
[3]   “自然资本中和”提升碳汇潜力的路径思考 [J].
范振林 .
中国土地, 2021, (04) :14-17
[4]   开发蓝色碳汇助力实现碳中和 [J].
范振林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 34 (04) :12-18
[5]   研发海洋“负排放”技术支撑国家“碳中和”需求 [J].
焦念志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 36 (02) :179-187
[6]   碳汇生态产品价值的市场化实现路径 [J].
牛玲 .
宏观经济管理, 2020, (12) :37-42+62
[7]   “生态银行”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J].
赵晓宇 ;
李超 .
国土资源情报, 2020, (04) :24-28
[8]   林业碳汇项目类型及开发策略分析 [J].
高沁怡 ;
金婷 ;
顾光同 ;
吴伟光 .
世界林业研究, 2019, 32 (06) :97-102
[9]  
依托国土空间载体推进低碳转型.[N].高兵;邓锋;范振林;强海洋;.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
[10]   Multi-faceted particle pumps drive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ocean [J].
Boyd, Philip W. ;
Claustre, Herve ;
Levy, Marina ;
Siegel, David A. ;
Weber, Thomas .
NATURE, 2019, 568 (7752) :32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