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陆6省(自治区)淡水鱼养殖、销售和餐饮环节常见嗜盐性弧菌污染调查

被引:68
作者
裴晓燕 [1 ]
余波 [2 ]
张秀丽 [3 ]
闫琳 [1 ]
陈玉贞 [4 ]
李宁 [1 ]
张誉 [5 ]
占利 [6 ]
姚雪婷 [7 ]
杨大进 [1 ]
机构
[1]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2]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淡水鱼; 副溶血性弧菌; 溶藻弧菌; 创伤弧菌;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 嗜盐性弧菌; 调查;
D O I
10.13590/j.cjfh.2016.01.018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内陆6省(自治区)淡水鱼养殖、销售、餐饮环节鱼、水体、水底沉积物等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明确淡水鱼养殖、销售、餐饮各环节中3种嗜盐性弧菌的分布。方法在广西、河南、湖北、山东、四川、浙江6个省(自治区)的内陆地市设置采样点,采集养殖场、销售场所、餐馆的鱼样及存养鱼的对应水样。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检测3种嗜盐性弧菌,并进行生化鉴定。结果养殖环节水体和淡水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89%(5/264)、5.81%(14/241),溶藻弧菌检出率分别为1.89%(5/264)、4.98%(12/241),创伤弧菌检出率分别为1.14%(3/264)、0.83%(2/241);3种嗜盐性弧菌的污染率在流通环节增高,存养水体和淡水鱼的检出率分别为副溶血性弧菌18.47%(29/157)、14.93%(40/268),溶藻弧菌10.83%(17/157)、9.70%(26/268),创伤弧菌3.18%(5/157)、3.36%(9/268);餐饮环节淡水鱼中嗜盐性弧菌的检出率与流通环节基本一致。结论传统意义上海水中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3种嗜盐性弧菌已经在内陆地区的淡水养殖、流通和餐饮各个环节中检出,尤其是淡水养殖环境中嗜盐性弧菌的出现可能对整个食物链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创伤弧菌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机制研究现状 [J].
武静 ;
刘晓斐 ;
胡成进 .
医学研究杂志, 2015, 44 (03) :166-168
[2]   致病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因子研究进展 [J].
滕勇勇 ;
王琪 ;
吴雷 ;
姚月娴 ;
赵德坚 ;
莫秋华 ;
孙虹 .
热带医学杂志, 2014, 14 (10) :1396-1399
[3]   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分布及毒力基因特征分析 [J].
张勇 ;
范苏云 ;
梁伟 ;
李波 ;
庞芬 ;
杜田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 24 (07) :946-948
[4]   甘肃省海产品创伤弧菌污染现状调查分析 [J].
权玉玲 ;
胡晓宁 ;
张璟 ;
申艳琴 ;
兰光 .
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11) :121-123
[5]   用文献综述法估计我国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病发病率 [J].
毛雪丹 ;
胡俊峰 ;
刘秀梅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 17 (03) :265-267
[6]   浙江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及贝类海产品风险评估附视频 [J].
梅玲玲 ;
潘雪霞 ;
朱敏 ;
张俊彦 ;
龚璞 ;
潘军航 ;
占利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 (07) :700-704+717
[7]   溶藻弧菌对水产动物致病性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J].
苑淑宾 ;
朱爱意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 (03) :256-264
[8]   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毛雪丹 ;
胡俊峰 ;
刘秀梅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 22 (03) :224-228
[9]   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监测 [J].
陈艳 ;
梅玲玲 ;
李秀桂 ;
闻剑 ;
朱海明 ;
马群飞 ;
付萍 ;
刘秀梅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9, 21 (04) :344-347
[10]   海岛旅游区溶藻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J].
夏追平 .
浙江预防医学, 2008, (12)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