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6
作者
高晓飞
机构
[1]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罪刑法定; 刑事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大陆法系刑法学领域的主流理论,对于我国刑法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尽管我国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和犯罪构成体系与期待可能性理论之间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但仍然可以通过合理的论证和解释进行化解,并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使之逐步融入到我国刑法理论体系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刑事责任的概念和本质探究 [J].
李永升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86-93
[2]   本源、价值与借鉴——评期待可能性理论 [J].
唐稷尧 ;
詹坚强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6) :49-56
[3]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4
[4]  
事实上的非犯罪化与期待可能性 .2 梁根林. 中外法学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