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优良杂交种“川农单交9号”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3
作者
潘光堂
荣廷昭
刘礼超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数量遗传研究室
[2] 四川农业大学数量遗传研究室 雅安市
[3] 雅安市
[4] 雅安市
关键词
基因型×环境互作(45CC); 区域试验(49DC); 稳定性分析杂交种(49DA);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1993.04.008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334 [杂交育种]; S334.5 [杂种优势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应用Eberhart—Rusell品种稳定性分析和Mandel. John(1969)二因子互作方差分析分析了1990年和1991年四川省玉米平丘中熟种区域试验资料,两种方法两年试验结果一致表明,G×E互作是影响杂交种在各地表现不一的不可忽视的原因,G×E互作效应与ej效应主要表现为线性关系,但也存在着极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在参试的新杂交种中,“川农单交9号”(48—2×5003)不仅平均产量高,重要的是其稳产性最好,在试验地区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本文还证明了应用Mandel模型估计的理论值与实际资料吻合度很高,所以它是一种值得在G×E互作分析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在最后,简略地讨论了“川农单交9号”的丰产,稳产的生物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4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