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PP)对大叶黄杨株型的控制效应

被引:6
作者
刘克斌
李曙轩
裘文达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
关键词
大叶黄杨; 多效唑; 株型控制; 生理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多效唑((PP333)叶面喷洒能有效地抑制大叶黄杨新梢的生长。处理以后,植株节间缩短,节数稍减少,茎变粗,茎上部节密集,叶呈簇生状。抑制效果因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因而可以保持修剪时的观赏造型。经多效唑处理的植株,其顶端分生组织原套及原体的结构排列不匀,该组织细胞染色呈不正常,细胞质、核染色加深;生物化学反应为植株叶片和茎尖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地受到影响。经多效唑400ppm处理的植株叶片和茎尖过氧化物酶活性迅速得到增加;2000ppm处理的植株,在叶片中增加了1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以1000 ppm和2000ppm处理的植株茎尖中分别增加了2条和4条酶谱。凝胶扫描结果表明,新出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较低。处理植株酶活性的变化,主要表明在泳动率最大的那组同工酶活性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杀菌剂——氯丁唑 [J].
廖联安 ;
郭奇珍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5, (06) :56-58
[2]   植物高度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J].
周人纲 ;
韩雅珊 ;
阎隆飞 .
作物学报, 1983, (04) :2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