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江流域湿地生态水文过程恢复途径研究

被引:3
作者
赵艳波 [1 ]
刘正茂 [1 ]
吕宪国 [2 ]
李志 [1 ]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湿地恢复; 生态水文; 生态廊道;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浓江;
D O I
10.13928/j.cnki.wrdr.2008.06.001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浓江流域内分布有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浓江流域湿地生态水文特征在三江平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但最近20多年来,由于农业开垦活动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使得水文过程受到强烈干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基于流域湿地水文过程的演变原因,建议浓江流域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的恢复途径为:(1)首先应以本文所提供的洪河保护区水资源恢复方案实现该保护区水资源恢复;(2)增大黑龙江洪水倒灌浓江下游河段和大力加湖的水量;(3)限制浓江流域中上游水稻田的种植面积;(4)恢复连接洪河和三江保护区之间的浓江河道的水流连通性;(5)开发流域水资源共管机制是进行生态水文过程恢复的重要保障;(6)开发以保护湿地生态廊道为目的的洪水保险机制,缓减浓江中下游农户由于浓江河道洪水泛滥所带来的经济风险。本研究用来分析、诊断和恢复流域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的思想与方法,适用于三江平原其他流域,同时也是从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我国退化湿地保护与恢复的一次理论、技术、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有效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