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监测

被引:19
作者
阮健,赵相印,李清朗,赵佩琴,翟艳苓,吴国新,阮长耿
机构
[1] 北京市第六医院,北京同仁医院,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
关键词
心肌梗塞,尿酸氧化酶类,α颗粒膜蛋白140;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特异的单抗SZ-51和S_(12),研究了15例接受溶栓和15例接受抗凝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和破坏程度,并做了相应的体外试验,同时也观察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血清心肌酶的变化。结果表明:AMI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及血浆内GMP-140浓度均明显增高。血小板膜表面GMP-14O分子数于治疗后第1天开始下降,第7天恢复至基础水平;血浆内GMP-40浓度于治疗后第1天达高峰,第2天开始下降,第3天恢复至基础水平。溶栓组和抗凝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以上两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溶栓剂尿激酶(UK)与血小板在体外单独作用,未发现它可以激活血小板及抑制血小板的活性。与抗凝组比较,溶栓组冠脉再通率提高,CK及CK-MB峰值前移,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心电图ST段回降率及胸痛缓解率增高,梗塞并发症(室颤、左心衰、心绞痛)有下降趋势。GMP-140与心肌酶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且差异有显著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