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中存在“Z-D现象”的论证

被引:18
作者
曾光
丁雁鹏
程颖恺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流行病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流行病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流行病室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传染病; Z-D现象;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 [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采用回顾性验证和外推性验证的方法,对分属17种传染病的353份省级和全国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了传染病流行中的"Z—D现象",即:传染病季节发病曲线波形的左右偏移程度与下一年发病率的升、降相关联,波峰右偏则下一年的发病率上升的可能性大,反之则发病率下降的可能性大。回顾性验证提示:对上年度的季节分布曲线与下年度发病率升降趋势作相关分析,91.2%(322/353)的资料相关系数为负值;外推性验证表明:当相关系数为r<-0.5时68.1%(203/295)的资料外推结果与实际相符,有力地证实了"Z—D现象"的存在及其预测价值。通过分析还发现"Z—D现象"在病毒性肝炎、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中的表现比其他疾病更典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应用Bayes概率法早期预测流脑的流行[J]. 曾光,胡真,来秀君,吴贵坤.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85 (06)
[2]  
Bayes概率预测法在控制八十年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高峰中的应用[J]. 曾光,胡真,杨天英,李林村,来秀君,吴贵坤,陈长志,魏建军,朱伯健,王福泉,阎亚林,李金城,Stephen B.Thacker,吴泰顺,徐昌,徐涛,柔克明,朱宝兰,李瑞兰,徐长松,王全庆,杜世君,张清彦,郭爱芝,刘福贵,王相义,轩勤生,李培珍,赵文立,刘红敏,俞文祥,刘建民,任守礼,郑善平,温宏伟.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