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DNA指纹在野生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23
作者
方盛国,陈冠群,冯文和,张安居,李绍昌,何光昕,魏辅文,郭健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四川联合大学生物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熊猫,DNA指纹,野生种群,数量调查;
D O I
10.16829/j.slxb.1996.04.002
中图分类号
Q959.838 [食肉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荧光素标记LZF-1基因指纹探针,以四川省冕宁县冶勒野外大熊猫的脱落被毛及尽量新鲜的粪便作样品,进行了DNA指纹检测。1.在相同或不同时间、巢域采集的粪便与被毛样品,显现出相同或不同的DNA指纹图谱,达到个体认定的目的.表明了大熊猫野外脱落被毛和粪便,能作为DNA指纹分析材料,进行野生种群数量调查.2.根据检测6个被毛和9个粪便样品的结果,认定该生境中有7只大熊猫个体,纠正了有8只和8±2只的记载.3.应用DNA指纹技术及微机个体识别进行大熊猫野外数量调查,准确可靠,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获得大熊猫在野外的真实个体数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49+320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