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补线路故障点位置的模型识别方法

被引:43
作者
索南加乐
陈福锋
齐军
王向兵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
关键词
电力工程; 电力系统; 串补线路; MOV; 导通时间; 模型识别; 单端电气量; 暂态数据;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5.01.013
中图分类号
TM75 [线路及杆塔];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判断串补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相对于串联补偿电容位置的模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模型计算出线路电感值的离散度来识别故障位置。将该方法和传统的距离保护相配合,可以解决传统距离保护在串补线路中超越的问题,使得距离Ⅰ段可以按全线阻抗整定,而不必考虑电容的容抗,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距离Ⅰ段的灵敏度。判别过程仅利用 MOV 导通前一段时间的暂态量数据,不受 MOV 非线性特性的影响,避开了 MOV 导通后串补电容上电压准确值难以获得的问题。该方法仅利用单端电气量,无需通讯通道;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适应性,适合于各种电压等级、各种频率的系统,线路各处故障。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可控串补装置的动态建模及数字仿真研究 [J].
张慧媛 ;
姜建国 ;
冯宇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5) :15-19
[2]   带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高压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新算法 [J].
陈铮 ;
董新洲 ;
罗承沐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1) :12-16
[3]   串补输电线路的精确故障定位算法 [J].
韩彦华 ;
施围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05) :76-78
[4]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J].
束洪春 ;
司大军 ;
陈学允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04) :73-77
[5]   基于电容电压同步下TCSC暂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J].
葛俊 ;
童陆园 ;
耿俊成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3) :2-6
[6]   基于采样—数据模型方法的可控串联补偿系统对次同步振荡抑制作用的计算分析 [J].
刘晓冬 ;
杨煜 ;
陈陈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2) :2-6
[7]   含有可控串联补偿电容的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研究 [J].
江振华 ;
程时杰 ;
傅予力 ;
廖晓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0, (06) :48-53
[8]   描述可控串补装置暂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J].
张东霞 ;
童陆园 ;
尹忠东 ;
王仲鸿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05) :31-35
[9]  
新型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原理与技术.[M].葛耀中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