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布局规划方法初探——以沈阳—山海关高速公路(锦州段)为例

被引:8
作者
韩增林
尤飞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IEBAF); 规划方法; 实证分析;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1.03.001
中图分类号
F542 [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适应时代的要求 ,已日益成为当代沿交通线路经济地域空间的重要形态之一。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使其得到健康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以沈阳—山海关高速公路(锦州段 )产业—经济带规划为实证分析 ,对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的内涵、规划原则及重要性、规划方法及内容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形成演化研究 [J].
尤飞 ;
韩增林 .
中国软科学, 2000, (05) :99-103
[2]   大连市“沿路”经济带开发建设探讨 [J].
韩增林 ;
尤飞 .
中国软科学, 1999, (11) :84-86
[3]   高速公路产业带评价理论与方法 [J].
巫东浩 .
中国软科学, 1997, (01) :104-107
[4]   论产业密集带 [J].
郭振淮,金陵,李丽萍 .
经济地理, 1995, (01) :1-9
[5]   产业带聚集经济效益研究 [J].
王荣来 ;
赵洁川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1, (01) :14-17+13
[6]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 - 科学出版社 , 费洪平著, 1998
[7]  
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文集[M].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文集》编委会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