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中食源性致病菌菌相分析

被引:14
作者
李来好 [1 ]
吴燕燕 [1 ]
李凤霞 [1 ,2 ]
杨贤庆 [1 ]
刁石强 [1 ]
周婉君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关键词
罗非鱼; 养殖环境; 食源性致病菌; 菌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广东省3个不同产区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生物梅里埃微生物鉴定系统与B iolog微生物自动化鉴定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罗非鱼和养殖环境中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种类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罗非鱼鱼体及其养殖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种类,随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化,其中以夏季致病菌种类最多,鱼体及其养殖环境分别为11和12种致病菌;而春季鱼体中致病菌较少,为6种。罗非鱼鱼体及其养殖环境中以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四季均有,其中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以春夏季节检出率较高,环境中检出率达83%89%,鱼体中达44%67%;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环境中春夏秋季检出率达83%100%,鱼体夏秋季中达48%67%;沙门氏菌环境中春秋季检出率达33%39%,鱼体中达44%52%。其次在罗非鱼鱼体还分离到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阴沟肠杆菌、阪崎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等致病菌。
引用
收藏
页码:823 / 8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Association of Laribacter hongkongensis in community-acquired gastroenteritis with travel and eating fish:: a multicentre case-control study
    Woo, PCY
    Lau, SKP
    Teng, JLL
    Que, TL
    Yung, RWH
    Luk, WK
    Lai, RWM
    Hui, WT
    Wong, SSY
    Yau, HH
    Yuen, KY
    [J]. LANCET, 2004, 363 (9425) : 1941 - 1947
  • [2] Lysozyme in the ovary of tilapia (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 its purification and some biological properties.[J].Akihiro Takemura;Kazunori Takano.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1994, 5
  • [3] 水产品安全性.[M].林洪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 [4]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M].赵杰文;孙永海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 [5] 白鲢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
    唐毅
    张芬
    孙翰昌
    耿晓修
    涂增
    万永继
    [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 73 - 76
  • [6] 从导致腹泻的茶叶蛋中检出粘质沙雷菌的报告
    杜强
    钱红
    [J]. 职业与健康, 2006, (21) : 1828 - 1829
  • [7] 嗜水气单胞菌及其对人的致病性
    杨守明
    王民生
    [J]. 疾病控制杂志, 2006, (05) : 511 - 514
  • [8] 鱼类的先天性抗菌和抗病毒机制
    王小玲
    尹建文
    [J]. 现代渔业信息, 2006, (07) : 27 - 31
  • [9] 中华鳖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的病原研究
    徐海圣
    舒妙安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2, (06) : 702 - 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