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南28年生米老排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30
作者
明安刚 [1 ]
贾宏炎 [1 ]
陶怡 [1 ]
卢立华 [1 ]
苏建苗 [1 ]
史作民 [2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桂西南; 米老排人工林; 生物量; 年均净生产力; 分配;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157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相对生长法对桂西南28年生米老排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8年生米老排人工林生物量为281.47t·hm-2,生态系统生物量分配格局为乔木层(97.89%)>凋落物层(1.87%)>灌木层(0.16%)>草本层(0.08%);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275.54t·hm-2,其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为树干(63.01%)>树根(21.01%)>树枝(9.64%)>树皮(4.38%)>树叶(1.72%)>果实(0.25%);乔木生物量的径级分布接近正态分布,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径级为25~29cm的林木,占乔木层生物量总量的48.15%;28年生米老排人工林林分年均净生产力为15.61t·hm-2·a-1,各组分净生产力大小顺序为乔木层(81.50%)>凋落物层(16.82%)>灌木层(0.98%)>草本层(0.70%);乔木层年均净生产力为12.72t·hm-2·a-1,各器官净生产力大小顺序为树干(48.76%)>树叶(18.64%)>树根(16.26%)>树枝(7.46%)>果实(5.50%)>树皮(3.39%)。
引用
收藏
页码:1050 / 10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观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 [J].
黄松殿 ;
吴庆标 ;
廖克波 ;
莫德祥 ;
覃静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11) :2400-2404
[2]   南亚热带6种人工林凋落物的初步研究 [J].
卢立华 ;
贾宏炎 ;
何日明 ;
李吉良 ;
覃书源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8, (03) :346-352
[3]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J].
李娜 ;
黄从德 .
林业资源管理, 2008, (03) :100-104
[4]   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 [J].
江泽慧 ;
范少辉 ;
冯慧想 ;
张群 ;
刘广路 ;
宗亦尘 .
林业科学, 2007, (11) :15-20
[5]   米老排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J].
郭文福 ;
蔡道雄 ;
贾宏炎 ;
李运兴 ;
卢志芳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5) :585-589
[6]   米老排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J].
吴庆锥 .
福建林业科技, 2005, (03) :125-129
[7]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J].
段爱国 ;
张建国 ;
何彩云 ;
童书振 .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02) :125-132
[8]   立地条件对米老排人工林生长和材质的影响 [J].
林金国 ;
张兴正 ;
翁闲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4, (03) :50-54
[9]   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贮量与分布研究 [J].
雷丕锋 ;
项文化 ;
田大伦 ;
方晰 .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25-30
[10]   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J].
彭龙福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3, (02) :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