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安全风险评估模式研究——以国内10条重点探险旅游线路为例

被引:51
作者
席建超 [1 ]
刘浩龙 [1 ]
齐晓波 [2 ]
吴普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风险评估; 灰色系统; 灰色关联分析; 探险旅游;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7.03.017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风险社会”时期。为了保障国家、地区及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外许多行业已应用风险管理这一新视角来研究传统的安全及灾害管理问题。旅游地风险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也是近年来国内旅游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深入考虑风险评估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借助于灰色系统理论和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了经过层次分析法(AHP)修整后的旅游地安全风险灰色关联评估模式,并以国内10条重点探险旅游线路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条探险旅游线路中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的旅游风险最高,泸沽湖女儿国探险线路最小。其他8条旅游线路安全风险的大小,按降位排序为:高黎贡山-怒江探险线路、楼兰古国-罗布泊丝路探险线路、秦岭探险线路、茶马古道探险线路、两江源头科考探险线路、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线路、三峡徒步线路、大海道穿越线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系统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曹云
    徐卫亚
    [J]. 中国工程科学, 2005, (06) : 88 - 94
  • [2] 黄龙景区红岩关沟的泥石流及防治
    游勇
    欧国强
    唐邦兴
    柳素清
    吕娟
    [J]. 灾害学, 2004, (03) : 41 - 45
  • [3] 四川九寨沟县关庙沟泥石流及其防治对策
    游勇
    欧国强
    吕娟
    柳素清
    唐邦兴
    [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3, (04) : 50 - 55
  • [4] 岷江上游汶川县佛堂坝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分区
    谢洪
    钟敦伦
    [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04) : 33 - 35+56
  • [5] 云南新平2002-0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陈晓清
    韦方强
    崔鹏
    何易平
    高传东
    [J]. 山地学报, 2003, (05) : 599 - 604
  • [6]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罗云等编著, 2004
  • [7] 灰理论基础[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邓聚龙著, 2002
  • [8] 灰预测与灰决策[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邓聚龙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