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甲酯结构对生物柴油十六烷值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陈秀
袁银南
孙平
梅德清
崔勇
机构
[1] 江苏大学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十六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667 [从其他原料提取石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分子层次,应用杂化轨道理论研究了生物柴油的分子结构及其对十六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柴油主要由饱和脂肪酸酯(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和不饱和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组成,其十六烷值随着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综合组成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和氧化安定性影响,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都应尽量低。提出降低生物柴油NOx排放的新途径:采用减压蒸馏、调合、结晶分馏等措施调整生物柴油的组成,可有效降低生物柴油的NOx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4+438 +4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Fuel processing[P]. JENSEN ERASMUS ALBERTUS.AP2006003677A0,2006-08-31
[2]  
乌桕梓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 陈文伟.南昌大学 2006
[3]   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其性能 [J].
李为民 ;
郑晓林 ;
徐春明 ;
徐鸽 ;
邬国英 .
化工学报, 2005, (04) :717-722
[4]   气相色谱法在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J].
李长秀 ;
杨海鹰 ;
王丽琴 ;
田松柏 .
色谱, 2006, (05) :5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