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畜平衡补偿政策的受偿主体差异性探析——不同规模牧户草畜平衡差异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被引:32
作者
李金亚 [1 ,2 ]
薛建良 [3 ]
尚旭东 [3 ]
李秉龙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3]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
草畜平衡; 生态补偿; 超载过牧; 经营规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2 [];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503 ; 0909 ;
摘要
草畜平衡制度是我国草原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基本制度,国家对实行草畜平衡的牧户进行生态补偿。对不同规模牧户草畜平衡差异的理论演绎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家庭人均草场经营面积正向影响牧户草畜平衡状况;中小牧户是超载过牧的主体,承担更多的减畜任务。而现行补偿政策与牧户草原承包面积挂钩,暗含不同牧户超载过牧程度均质的前提假设,补贴因而没能向更需要补偿的中小牧户倾斜,不利于他们实现草畜平衡。弥补牧户草畜平衡的机会成本损失、协调草畜平衡保护生态和增加牧民收入的政策目标,应该摒弃补偿与草场面积挂钩的做法,转为向中小牧户倾斜的收入支持政策。而根据经营规模区别补偿牧户,本研究证实牧户人均草场经营面积由于纳入了家庭供养人口信息,比经营草场总面积对草畜平衡状况的边际解释力更大,因此,依据户人均草原经营面积进行补偿比经营草场总面积更为科学有效。实现草畜平衡的根本还在于把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草原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D].李金亚.中国农业大学.2014,
[2]   Vegetation dynamics on rangelands: a critique of the current paradigms [J].
Briske, DD ;
Fuhlendorf, SD ;
Smeins, FE .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3, 40 (04) :601-614
[3]   On non-equilibrium in arid and semi-arid grazing systems [J].
Sullivan, S ;
Rohde, R .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2002, 29 (12) :1595-1618
[4]  
Testing a non‐equilibrium model of rangeland vegetation dynamics in Mongolia.[J].Maria E.Fernandez‐Gimenez;BarbaraAllen‐Diaz.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1, 6
[5]  
中国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M].李秉龙;薛建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6]   谁在超载? 不同规模牧户的差异分析 [J].
靳乐山 ;
胡振通 .
中国农村观察, 2013, (02) :37-43+94
[7]   草畜平衡制度为何难以实现“草畜平衡” [J].
李艳波 ;
李文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1) :124-131
[8]   基于市场经济的草权制度改革研究 [J].
杨理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10) :102-109
[9]   中国西部牧区退牧还草的政策支持 [J].
王向阳 ;
王济民 ;
张蕙杰 ;
杨汝荣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7) :45-50+80
[10]   草原环境恶化及对策的经济学分析 [J].
李仲广 ;
吕振艳 ;
高擎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2)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