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结构与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86
作者
周心怀 [1 ]
余一欣 [2 ,3 ]
汤良杰 [2 ,3 ]
吕丁友 [1 ]
王应斌 [1 ]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新生代盆地; 盆地结构; 构造单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对渤海海域13条区域地震剖面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解剖新生代盆地结构特征,确定构造单元划分标准,并进行一、二级构造单元划分。渤海海域不同地区新生代盆地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沉积地层时代和厚度也有所不同。根据地质结构和沉积地层的差异,渤海海域可分为辽东湾坳陷(海域)、渤中坳陷、济阳坳陷(海域)、黄骅坳陷(海域)和埕宁隆起(海域)等5个一级构造单元,进一步可划分出二级构造单元35个,其中凸起13个、低凸起4个、凹陷18个。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地质结构的精细解剖和构造单元划分对优选有利油气勘探区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的形成和演化 [J].
彭文绪 ;
辛仁臣 ;
孙和风 ;
吴奎 ;
史浩 ;
王德英 .
石油学报, 2009, 30 (05) :654-660
[2]   渤海湾盆地边缘凹陷的构造意义 [J].
张树林 ;
费琪 ;
叶加仁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5) :409-413
[3]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的两种构造系统及其成因解释 [J].
漆家福 .
中国地质, 2004, (01) :15-22
[4]   严格划分盆地内二级正向构造单元的地质意义——以渤海海域为例 [J].
张国良 ;
王德英 ;
李颖 .
海洋石油, 2001, (04) :35-41
[5]   渤海湾复式盆地动力学探讨 [J].
何斌 .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01) :27-31
[6]   渤海海域及邻区拉分构造与油气勘探领域 [J].
张功成 ;
朱伟林 ;
邵磊 .
石油学报, 2001, (02) :14-18+119
[7]   渤海莱州湾走滑拉分凹陷的构造研究及其石油勘探意义 [J].
蔡东升 ;
罗毓晖 ;
姚长华 .
石油学报, 2001, (02) :19-25+120
[8]   渤海海域构造格局与富生烃凹陷分布 [J].
张功成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 (02) :22-28
[9]   渤海湾盆地形成机制研究 [J].
侯贵廷 ;
钱祥麟 ;
宋新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91-97
[10]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田分布规律 [J].
李德生 .
海洋地质研究, 1981, (01)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