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光胁迫影响夏玉米光合效率的生理机制初探

被引:35
作者
贾士芳 [1 ,2 ]
李从锋 [1 ,3 ]
董树亭 [1 ]
张吉旺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弱光胁迫; 玉米; 光合效率; 生理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田条件下,以普通夏玉米(Zea mays)‘泰玉2号’为材料,于授粉后1–20天遮光55%(+S),以大田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玉米作为对照(–S),研究了遮光及恢复过程中玉米植株的光合性能、叶绿体荧光参数、叶黄素循环以及光能分配的变化,初步揭示夏玉米开花后弱光条件下光适应的生理机制,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遮光后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减少,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导致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迅速下降,光饱和点也明显降低;恢复初期Pn迅速升高,光合关键酶活性有所增强。遮光后植株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NPQ)则显著升高,而恢复初期植株穗位叶ФPSII有所升高,表明突然暴露在自然光下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明显加快,这与其光合速率及光合酶活性的趋势保持一致;遮光处理对穗位叶叶黄素循环库的大小(紫黄质+花药黄质+玉米黄质(V+A+Z))影响不显著,但使叶黄素循环的脱环氧化状态(A+Z)/(V+A+Z)增加;遮光后植株分配于光化学反应的光能明显减少,天线耗散光能比率显著增加,恢复过程中植株主要以过剩非光化学反应的形式耗散过剩的光能。遮光后及恢复初期,玉米植株的PSII原初光化学活性明显下降,限制了光合碳代谢的电子供应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主要依赖叶黄素循环途径进行能量耗散,而在光照转换后遮光的玉米叶片在适应自然光过程中的光保护机制不断完善,光合能力逐渐得到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439 / 14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遮荫对小麦旗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J].
牟会荣 ;
姜东 ;
戴廷波 ;
荆奇 ;
曹卫星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2) :599-606
[2]   弱光胁迫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贾士芳 ;
董树亭 ;
王空军 ;
张吉旺 ;
刘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2456-2461
[3]   旺长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烟草品种光合效率的影响 [J].
刘国顺 ;
赵献章 ;
韦凤杰 ;
王芳 ;
汪文杰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0) :2368-2375
[4]   遮荫对夏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张吉旺 ;
董树亭 ;
王空军 ;
胡昌浩 ;
刘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4657-4662
[5]   花后不同时期弱光和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及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 [J].
刘霞 ;
尹燕枰 ;
姜春明 ;
贺明荣 ;
王振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113-117
[6]   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
李潮海 ;
栾丽敏 ;
尹飞 ;
王群 ;
赵亚丽 .
生态学报, 2005, (04) :824-830
[7]   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玉米杂交种光合效率的影响 [J].
李潮海 ;
栾丽敏 ;
王群 ;
李宁 ;
赵亚丽 .
作物学报, 2005, (03) :381-385
[8]   干旱和遮光条件下玉米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的变化和组成的研究(英文) [J].
赵明 ;
丁在松 ;
R Ishhill ;
陈鹂 ;
张旭 .
作物学报, 2003, (01) :59-62
[9]   苗期遮荫对棉苗茎叶结构及功能叶光合性能的影响 [J].
周治国 ;
孟亚利 ;
施培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05) :519-525+583
[10]   光氮互作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及其荧光特性与能量转换的影响 [J].
关义新 ;
林葆 ;
凌碧莹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2) :15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