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的历史性质与福利依赖

被引:11
作者
高功敬
高灵芝
机构
[1] 济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城市低保; 体制化维持; 生计性维持; 福利依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城市低保户工作与生活,伴随着"国家-市场"制度性转型,一般经历了从体制化维持向生计性维持转变的过程。体制化维持阶段一般包括稳定预期、稳定预期固化、延续预期与被迫的主动三个子过程。在生计性维持阶段,工作从过去蕴含着丰富而稳定的整体生活,骤然变成维持基本生计的手段。低保制度的建立为其家庭生计维持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这不仅应被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怀,也具有一种对其长期工作贡献以及转轨利益牺牲的间接补偿功能。低保制度的历史补偿性以及救济性,基本决定了低保福利依赖观点是一种理论的想象和对现实问题的"错位"归因。城市低保目标的阶段定位应从补偿性、救济性向能促性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从文化失调理论看低保福利依赖的产生原因及解决途径 [J].
周良才 .
生产力研究, 2007, (17) :52-54
[2]   防范“福利依赖”的思考 [J].
周昌祥 .
经济体制改革, 2006, (06) :151-154
[3]   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 [J].
彭华民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57-168+245
[4]   试论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实践的延伸效果及其演进方向 [J].
洪大用 .
社会, 2005, (03) :50-69
[5]   城市扶贫与可持续生计 [J].
唐钧 .
江苏社会科学, 2003, (02) :126-133
[6]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 [J].
洪大用 ;
刘仲翔 .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02) :103-107
[7]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研究 [J].
林毓铭 .
社会学研究, 1998, (0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