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与突破:基于收入势能的考察

被引:7
作者
周卫民
机构
[1] 淮阴工学院商学院
[2]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收入势能模型; 结构性改革; 劳动生产率; 中等收入陷阱; 劳动力流动性;
D O I
10.16538/j.cnki.jsufe.2016.06.001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经济新常态下,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经济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如何推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引入收入势能概念并构建模型,就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和突破口展开分析。收入势能是因为收入快速增长导致高、低收入者之间出现收入势差而形成的影响收入增长、以势能形式存在的能量,收入势能过大会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最终损害劳动生产率。最小势能原理也表明收入差距拉大会降低群体工作协调性。当前我国存在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收入势能也呈增长态势,并且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我国不可能长期维持在一个最小势能范围。基于此,文章在探讨中等收入陷阱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研究表明,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以提高劳动力流动性为突破口,让劳动力等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从而重新组成合适的生产群体,降低因收入势能所导致的群体非协调性,最终改进劳动生产率,提升供给侧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Track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Felipe J,Abdon A.M,Kumar U. Working Paper,Levy Economics Institute,No.715 . 2012
[2]  
How can China Avoid the Middle-income Trap?. Vandenberg P,Zhuang J. . 2011
[3]  
The Latin Americanization of China?. Gilboy G.J,Heginbotham E. Current History . 2004
[4]  
The product space and the middle income trap. Jankowska A,Nagengast A,Perea J R. OECD Development Centre,No. 311 . 2012
[5]  
Chapter 25 Inequality, Technology and the Social Contract[J] . Roland Bénabou. &nbsp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 2005
[6]  
Avoid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 Renovating Industrial Policy Formulation in Vietnam[J] . Ken?ichi,ōno. &nbspASEAN Economic Bulletin . 2009 (1)
[7]  
基于势能理论的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特性分析[D]. 张文标.华南理工大学 2011
[8]   经济发展中的城乡势能分析 [J].
刘小梅 ;
刘裕 .
财经科学, 2004, (06) :117-121
[9]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10]   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 [J].
钞小静 ;
沈坤荣 .
经济研究, 2014, 49 (06) :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