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

被引:16
作者
王琴玉
唐巍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2]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 广州
[3] 合肥
关键词
高血压,肾性; 针刺; 内皮缩血管肽类; 一氧化氮; 大鼠;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03.03.002
中图分类号
R245.3 [针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神经 -内分泌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二肾一夹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 ,测定实验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含量和心率变异性 (HRV)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针刺组血压 (BL 2 3:19.1± 1.1k Pa,ST36:18.1± 2 .5 k Pa)及 ET水平明显下降 (P<0 .0 1) ,其中针刺肾俞组血浆 ET水平 (91.3± 9.45 pg/ ml)较足三里组 (10 8.48± 13.0 6pg/ ml)下降更明显 (P<0 .0 5 ) ;针刺治疗组血浆 NO水平 (BL 2 3:5 0 .3±12 .7μmol/ ml,ST 36:49.71± 8.49μm ol/ m l)显著升高 (P<0 .0 5 )。足三里组针刺后 L F/ HF比值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 ,而肾俞组 L F/ HF值 (0 .5 7± 0 .13)明显低于模型组及足三里组 (0 .86± 0 .2 5 )。结论 针刺能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动脉血压 ,肾俞与足三里两穴无明显差异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NO及 ET参与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一氧化氮改变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功能 [J].
郭益民 ;
朱小南 ;
潘敬运 .
生理学报, 2000, (03) :243-246
[2]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J].
高尔鑫 ;
廖圣宝 ;
董昌武 ;
张雪冰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 (04) :60-63
[3]   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近况 [J].
齐丽珍 .
上海针灸杂志, 1994, (02) :87-89
[4]  
针灸的科学基础[M]. - 青岛出版社 , 朱兵编著, 1998
[5]  
实验针灸学[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林文注, 1994
[6]  
药理实验方法学[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