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蚯蚓种群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刘满强
胡锋
陈小云
何圆球
李辉信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退化红壤; 蚯蚓种群; 密度与生物量; 季节波动; 植被恢复;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4.0444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 4种人工林 (小叶栎、木荷、马尾松及木荷 马尾松混交林 )和 2种荒草地 (保护荒地、轻度干扰荒地 )及疏草荒地对照进行了蚯蚓种群的季节动态调查 .结果表明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 10年后蚯蚓种群有了明显的发展 ,但仅 1种天锡杜拉蚓存在 .蚯蚓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平均值顺序为 :保护荒地 >干扰荒地>小叶栎 >木荷 >马尾松 >混交林 >疏草荒地 ,其中前三者显著高于其余植被类型 (P <0 0 5 ) .蚯蚓种群季节波动明显 ,夏季干热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就季节变异系数所体现的种群稳定性而言 ,小叶栎最高 ,而马尾松最低 ,荒草地也较低 .鉴别分析从整体上刻画了不同恢复植被下蚯蚓种群的分异 .由植被类型决定的归还土壤的有机物数量和质量是蚯蚓种群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 .另外 ,联系蚯蚓种群发展 ,讨论了退化红壤恢复中选择适宜植被类型的重要性 .
引用
收藏
页码:2152 / 21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退化红壤不同人工林恢复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J].
刘满强 ;
胡锋 ;
李辉信 ;
陈小云 ;
何圆球 .
生态学报, 2002, (01) :54-61
[2]   红壤退化中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J].
孙波 ;
赵其国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2) :24-34
[3]   南亚热带不同植被下丘陵赤红壤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J].
钟继洪 ;
谭军 ;
郭庆荣 ;
骆伯胜 ;
卓慕宁 ;
黄湘兰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24-29
[4]   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杨玉盛 ;
何宗明 ;
林光耀 ;
罗学升 .
土壤学报, 1998, (02) :276-282
[5]   不同利用方式红壤生态系统蚯蚓种群特征 [J].
胡锋 ;
吴珊眉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1) :65-71
[6]  
Edwards,CA,Lofty,JR. Biology of earthworms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