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系草鱼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

被引:57
作者
廖小林
俞小牧
谭德清
童金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6] 武汉
关键词
草鱼; 微卫星DNA; 异种扩增; 遗传结构; 分子变异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利用已发表的鲤微卫星引物在草鱼中进行PCR扩增 ,结果有 5对引物 (6个座位 )能成功扩增并且有较高多态性 ,等位基因数在 3— 7个之间。这些异种扩增的草鱼微卫星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测序证明草鱼中的微卫星核心重复序列部分与鲤中的原始核心序列相似 ,也有一些变化。随后用这 6个多态微卫星座位研究了来自长江水系的四个草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结果显示每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在 3 8与 4 8之间 ,平均观测杂合度 (Ho)在0 4 0 0 0与 0 5 74 1之间 ,平均期望杂合度 (HE)在 0 4 773与 0 6 4 89之间 ,有多个座位在不同的群体中偏离哈代 -温伯格平衡。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四川群体与洞庭湖群体遗传距离最远 ,而嘉鱼群体与鄱阳湖群体遗传距离较近。分子变异分析 (AMOVA)表明 ,群体内遗传变异与群体间遗传变异分别占总遗传变异的 95 6 0 %与 4 4 0 % ,固定系数 (FST)为 0 0 4 4 ,这表明长江水系草鱼目前的群体分化很微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江中游水系鲢和草鱼群体mtDNA遗传变异的研究 [J].
张四明 ;
汪登强 ;
邓怀 ;
余来宁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2) :142-147
[2]   长江中下游鲢鳙草青四大家鱼线粒体DNA多样性分析 [J].
李思发 ;
吕国庆 ;
L.贝纳切兹 .
动物学报, 1998, (01) :83-94
[3]  
Are all fishes ancient polyploids?[J] . Yves Van de Peer,John S. Taylor,Axel Meyer. &nbspJournal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 2003 (1)
[4]   长江中游草鱼天然种群的生化遗传结构及变异 [J].
吴力钊 ;
王祖熊 .
遗传学报, 1992, (03) :221-227
[5]   长江中下游鲢、鳙、草鱼、青鱼种群分化的同工酶分析 [J].
赵金良,李思发 .
水产学报, 1996, (02) :104-110
[6]   长江水系鲢和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J].
张四明 ;
邓怀 ;
汪登强 ;
余来宁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4) :32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