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治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诚钊
黄侠敏
沈瑛
崔敬希
徐辉煌
机构
[1] 浙江温岭县病虫观察站
[2] 中国水稻研究所
[3] 沈阳化工研究院
[4] 浙江省温岭县气象站
关键词
稻曲病; 防治效果; 减数分裂; 示范田; 胶氨铜; 水稻; 成熟分裂; 样板田; 始穗期; 流行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稻曲病 Ustllaginoidae virens(Cooke)Tak,又名青粉病、谷球病、黑球病,是危害水稻穗粒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记述的“粳谷稻、谷穗煤黑者”是有关此病的最早记载。1987年 Cooke 根据在印度获得的标本,首次对该病作了描述。据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湖南、天津、沈阳等省市报导,此病从1979年开始回升,1981、1982,1984年病害大发生,它不仅影响水稻产量,而且严重污染稻谷,影响人畜健康。据浙江省农业厅统计,稻曲病轻发年份,1985年早、晚稻发病面积231.40万亩,全面防治后仍然损失稻谷759.47万斤。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