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承载力视野的政策应用与调控区间

被引:14
作者
肖周燕 [1 ]
苏杨 [2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
关键词
人口承载力; 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 人口分布; 发展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人口承载力是确定区域人口目标和制定相关管理政策的依据,对区域发展尤为重要。但传统研究与现实情况出现背离,究其原因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误判。从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理论出发表明,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是影响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作为经济因素的成本要素间接影响着区域人口承载力。应转变以传统人口承载力研究为依据来调控人口的思路,从影响人口承载力的经济因素入手,通过对产业和就业结构等经济因素的调整来调控区域人口规模,并在调控中兼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 [J].
孟向京 .
人口研究, 2008, (03) :40-47
[2]   长江三峡地区人口承载力与库区移民拓展 [J].
唐晓平 ;
舒克盛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2007, (03) :42-45
[3]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 [J].
冯海燕 ;
张昕 ;
李光永 ;
穆乃君 ;
陈瑾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6) :106-110
[4]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附视频 [J].
孟凡德 ;
王晓燕 .
中国水利, 2004, (09) :22-25+5
[5]   徐州市区域承载力实证研究 [J].
潘东旭 ;
冯本超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3, (05) :130-134
[6]   黄河三角洲人口承载力研究 [J].
李玉江 ;
吴玉麟 ;
李新运 ;
张晓青 ;
王忠山 .
人口研究, 1996, (03) :27-33
[7]   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研究 [J].
原华荣 .
地理研究, 1993, (01) :64-69
[8]  
增长的极限[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美)丹尼斯·米都斯(TennisL.Meadows)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