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4
作者
何玉辉 [1 ]
刘惠亮 [2 ]
魏玉杰 [2 ]
纪小龙 [3 ]
尹彤 [3 ]
机构
[1] 武警湖南总队医院心内科
[2] 武警总医院心血管病介入中心
[3] 武警总医院纳米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原子力显微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AS形成中表面形态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雄性新西兰纯种白兔56只,分为对照组(予普通饮食,再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6只)和模型组(予高脂饮食,再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8只),分别于实验的2周、4周、6周、8周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的浓度,然后处死各亚组家兔,并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主动脉中段标本进行扫描成像和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浆TC、TG、LDL-C实验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模型组血浆TC、TG、LDL-C在2、4、6、8周末均较实验前明显升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可显示主动脉内皮细胞及其表面纳米级别的超微结构,对照组内皮细胞呈椭圆或长梭形,其排列与血管长轴平行,平均大小为11.96μm×3.72μm,高约3.34μm,细胞表面可见许多大小相似颗粒状物质,呈圆形或椭圆形,其直径70~90 nm,高度9~15 nm;细胞表面粗糙度为(87.24±4.46)nm。模型组内皮细胞及表面颗粒状结构的形态、大小、排列等随AS进展发生动态变化,模型组内皮细胞粗糙度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AS形成过程中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动态变化,原子力显微镜可以为AS形成提供形态学的可靠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58 / 4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脂多糖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协同促进人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 [J].
李浩 ;
赵国安 .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7, (05) :468-470
[2]   兔不同血管段内皮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J].
张红旗 ;
孙爱军 ;
王克强 ;
葛均波 .
解剖学杂志, 2004, (03) :273-276
[3]   Changes in the hyperelastic properties of endo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J].
Kang, Inkyung ;
Panneerselvam, Dinesh ;
Panoskaltsis, Vassilis P. ;
Eppell, Steven J. ;
Marchant, Roger E. ;
Doerschuk, Claire M. .
BIOPHYSICAL JOURNAL, 2008, 94 (08) :3273-3285
[4]   Nano-scale dynamic recognition imaging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J].
Chtcheglova, Lilia A. ;
Waschke, Jens ;
Wildling, Linda ;
Drenckhahn, Detlev ;
Hinterdorfer, Peter .
BIOPHYSICAL JOURNAL, 2007, 93 (02) :L11-L13
[5]  
Atomic force microscopic measurement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tact endothelial cells in fresh arteries.[J].H. Miyazaki;K. Hayashi.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1999, 4
[6]  
现代组织学.[M].成令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