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平流层、对流层质量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9
作者
郭冬 [1 ]
吕达仁 [2 ]
孙照渤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关键词
平流层; 对流层; 质量交换; 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1958年到2001年44 a ECMWF资料,P坐标系下Wei公式诊断了全球对流层、平流层交换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印尼、孟加拉湾以及南美中西海岸附近是物质由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中高纬度地区同时存在向上、向下的通量,大尺度槽区伴随着平流层向下的输送.一年中,秋、冬季向下的输送强,春、夏季较弱.东亚地区存在很强的平流层向下的输送,且中心位置移动不大;只占北半球5.6%面积的东亚,其多年平均质量净交换量却占到北半球的15.83%,这说明东亚地区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的质量交换对北半球乃至全球对流层、平流层交换研究的重要性.从1958年到2001年,穿越对流层顶的空气都是更多地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这与同化数据本身存在系统性偏差以及对流层顶高度44a来始终升高有关.南、北半球质量交换量以及质量交换通量对所占纬度带的贡献都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且北半球的贡献比南半球要大得多.高纬度地区单位面积上的质量交换量以及质量交换通量比低纬度要大,说明高纬度地区质量交换的效率要比低纬度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391 / 140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00年北半球平流层、对流层质量交换的季节变化 [J].
杨健 ;
吕达仁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2) :294-300+328
[2]   东亚地区一次切断低压引起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数值模拟研究 [J].
杨健 ;
吕达仁 .
大气科学, 2003, (06) :1031-1044
[3]   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研究的进展 [J].
吕达仁 ;
陈洪滨 .
大气科学, 2003, (04) :750-769
[4]   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研究进展 [J].
杨健 ;
吕达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380-385
[5]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上空平流层-对流层之间大气的质量交换 [J].
丛春华 ;
李维亮 ;
周秀骥 .
科学通报, 2001, (22) :1914-1918
[6]   1873~1996年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主要特征 [J].
施能 ;
杨永胜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8, (02) :47-53
[7]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tudy of a tropopause-folding event at midlatitudes..Cox BD;Bithell M;Gray LJ;.Quart J Roy Mete- or Soc.1995, 530
[8]  
Episodes of high ozone concentra- tions at the Earth’s surface resultingfromtransport downfromthe upper troposphere/lower stratosphere : Areview and case studies..Davies TD;and Schuepbach E;.Atmosphere Environment.199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