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天然水质特征与河流健康

被引:13
作者
万咸涛 [1 ]
张新宁 [2 ]
机构
[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2]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
关键词
水化学; 特征; 河流; 天然水质; 长江;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08.06.012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阿列金分类方法对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2000年的地表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了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的地表水矿化度、总硬度、水化学类型的总体分布情况。与1980年的评价结果相比,pH值、总硬度、矿化度仍遵循水文地球化学循环区域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变化,从上游到下游逐步降低,到河口区因潮汐作用又略有增高趋势。pH值由7.63上升到8.01(平均),长江水体朝向中—偏微碱化趋势发展,总硬度比1980年有所增加,说明水体中Ca、Mg等离子在增加;矿化度由1980年163 mg/L(平均)上升到2000年241 mg/L(平均)水体离子总量在增加,远远高于世界水体平均离子总量,长江水体存在明显离子"浓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 / 9+32 +32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