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东海黑潮和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的变异 Ⅰ.东海黑潮及其附近中尺度涡的变异

被引:17
作者
袁耀初 [1 ]
杨成浩 [1 ]
王彰贵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关键词
2000年东海黑潮; 流速及流量的变化; 黑潮和中尺度涡变异; 改进逆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7 [大洋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基于日本“长风丸”调查船在2000年5个航次水文资料及同时期QuikSCAT风场资料,采用改进逆方法计算了东海黑潮的流速与流量等,获得了这5个航次期间的主要结果:(1)在东海海区风速1~2月比其他月份时大,风海流也最强.只在7月表层风海流为北向,加强了黑潮流速.(2)表层最低盐度值夏季时最小,1~2月时最大.这再次表明,夏季时长江冲淡水向东北方向扩散,冬季时基本上向南,其他季节在上述两者之间.(3)PN断面流速结构及其变化:黑潮流核在1~2,10和11月时有两个,在4和7月皆只有1个.黑潮主流核在1月位于计算点9,在4,7,10与11月都位于计算点8,即向陆架方向移动.(4)黑潮在TK断面出现多流核结构特性.11月主流核出现在TK断面中部,存在于水深大于1 200 m区域,其余月份主流核皆出现在TK断面北部,存在于深度400m以浅水层.(5)通过PN断面的净东北向流量在11月最大,为28.1×106m3/s,7月时其次,10月时最小,为24.6×106m3/s.通过PN断面的净东北向流量年平均值为26.4×106m3/s.(6)1~2,4,7与10月在PN断面以东都出现暖的、反气旋式涡,10月份时,反气旋式涡最强.只在11月时出现弱的、气旋式涡.黑潮以东反气旋涡加强时,黑潮流量似乎减小(例如10月);相反,当黑潮以东反气旋涡减弱(例如7月)或者代之出现气旋涡时(例如11月),黑潮流量似乎增大.10和11月在PN断面附近流态的比较,揭示了环流变化较大,这进一步表明,黑潮和其附近中尺度涡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7)通过TK断面的净东向流量,11月最大,7月其次,10与1~2月最小.通过TK断面净东向流量年平均值为21.9×106m3/s.(8)通过A断面的北向流量在1~2与4月较大,分别为3.5×106与3.1×106m3/s,7月最小.通过A断面的年平均北向流量约为2.7×106m3/s,这表明,在2000年1~2与4月通过对马暖流的流量最大,7月时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1997—1998年El-Nio至La-Nia期间东海黑潮的变异 [J].
袁耀初 ;
刘勇刚 ;
苏纪兰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2) :199-210
[2]   1995年以来我国对黑潮及琉球海流的研究 [J].
袁耀初 ;
苏纪兰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22) :2353-2356
[3]   1992年东海黑潮的变异 [J].
刘勇刚 ;
袁耀初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6) :1-11
[4]   建国以来我国物理海洋学的进展 [J].
苏纪兰,袁耀初,姜景忠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S1) :85-95
[5]  
Yaochu Yuan,Arata Kaneko,Jilan Su,Xiaohua Zhu,Yonggang Liu,Noriaki Gohda,Hong Chen.The Kuroshio East of Taiwan and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Currents East of Ryukyu Islands during Early Summer of 1996[J].Journal of Oceanography,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