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任社会机制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3
作者
段明明
机构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信任; 文化; 质化研究; 社会控制; 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0.7 [企业现代化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在跨文化管理的研究中,一种占有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一些文化是"信任文化",而另一些文化是"非信任文化"。如果信任可以用统一、普遍的标准去度量,并且这种划分有助于我们认识多样的信任形成和管理机制,那么它是令人满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从文化层面上对信任的思考要求我们考察在特定情形中那些旨在建立信任关系的行为的具体含义。这一目标是不可能通过对大量的量化指标进行宽泛的分析所能达到的,它要求更为细腻的质化研究。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和法国五个国家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在那些所谓"信任社会"中的社会控制机制大都是外部的,而"非信任社会"则更倾向于在自主控制的机制中来建立信任。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每个社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控制形式和机制,从而使其成员之间以不同的方式来构建信任。每种方式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显现出优势和局限。因此,信任在不同的文化中的意义是不同的,是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去度量的。在信任问题上不存在文化宿命论:各个社会之间只存在在信任发展保障机制上的差异,而不存在绝对意义上"总体信任水平"的高低。管理中对信任的研究应该关注更具实践意义的每个社会信任形成机制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 [J].
彭泗清 .
社会学研究, 1999, (02) :55-68
[3]   信任问题 [J].
张静 .
社会学研究, 1997, (03) :86-89
[4]  
指向具体人物对象的人际信任:跨文化比较及其认知模型[J]. 张建新,MichaelH.Bond.心理学报. 1993(02)
[5]  
科层现象[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米歇尔·克罗齐埃(MichelCrozier)著, 2002
[6]  
改变世界的机器[M]. - 商务印书馆 , (美)詹姆斯·P.沃麦克(JamesP.Womack)等著, 1999
[7]  
信任[M]. - 远方出版社 , (美)弗兰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 1998
[8]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 三联书店 , (德)韦 伯(Weber, 1987
[9]  
Z理论[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大内(Ouchi, 1984
[10]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J].
Doney, PM ;
Cannon, JP ;
Mullen, MR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 (03) :6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