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7—2007年包含建设用地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被引:30
作者
杜官印 [1 ]
蔡运龙 [1 ]
廖蓉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
土地经济; 经济增长; 数据包络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 建设用地;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0.07.00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要素纳入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的途径,并对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测算的1997—2007年中国分省的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表明将建设用地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是可行的。研究结论:1997—2007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带动;技术效率处于无效状态,表明建设用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中没有发挥最大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城市用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 [J].
李奇旆 .
价值工程, 2009, 28 (11) :164-167
[2]   建设用地、资本产出比率与经济增长——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尹锋 ;
李慧中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2) :13-27
[3]   我国百强县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度分析 [J].
张琦 .
宁夏社会科学, 2007, (02) :40-43
[4]   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J].
李明月 ;
胡竹枝 .
软科学, 2005, (06) :21-23
[5]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6]   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 [J].
何枫 ;
陈荣 ;
何林 .
经济学家, 2003, (05) :29-35
[7]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8]   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 [J].
李治国 ;
唐国兴 .
经济研究, 2003, (02) :34-42+92
[9]   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 [J].
黄勇峰 ;
任若恩 ;
刘晓生 .
经济学(季刊), 2002, (01) :377-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