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源区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

被引:17
作者
孙明 [1 ,2 ]
沈渭寿 [2 ]
李海东 [2 ]
张慧 [2 ]
孙俊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风沙化土地; 风积风蚀; 遥感; 雅鲁藏布江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雅鲁藏布江源区是世界上最高的江河源,其生态功能状况直接影响其水源涵养功能以及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日喀则和拉萨等地区的生态安全。源区内土壤发育程度低,气候干旱多风、植被稀疏,风沙地貌发育。论文以雅鲁藏布江源区所在的马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借助RS和GIS技术,解译了1990年、2000年和2008年3期近20 a遥感影像,并结合DEM数据,分析风沙化土地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对准确把握源区内风沙化土地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2008年,源区共有风沙化土地1 376.22 km2,其中,固定沙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36.03%,半固定沙地占28.10%,流动沙地占9.39%,裸露砂砾地和半裸露砂砾地分别占14.64%和11.84%;②源区风沙化土地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1990年为1 281.78km2,2000年为1 359.7km2,2008年为1 376.22km2,近20 a增加了94.44 km2;③从高程上看,分布在海拔4 6004 800 m范围内的风沙化土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76.13%;从坡向上看,分布在平坦地区的风沙化土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56.97%,其次为西南坡和南坡,比例分别为11.20%和8.66%。
引用
收藏
页码:1163 / 11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雅鲁藏布江源区土壤侵蚀特征 [J].
李海东 ;
沈渭寿 ;
邹长新 ;
袁磊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1) :25-30
[2]   西藏高寒风沙化土地飞播可行性分析 [J].
沈渭寿 ;
李海东 ;
张涛 ;
邹长新 ;
燕守广 ;
袁磊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1) :106-111
[3]   西藏高原沙尘暴气候特征及成因研究 [J].
白虎志 ;
马振锋 ;
董文杰 ;
李栋梁 ;
方锋 ;
刘德祥 .
中国沙漠, 2006, (02) :249-253
[4]   雅鲁藏布江源头区的植被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J].
何萍 ;
郭柯 ;
高吉喜 ;
史培军 ;
张永泽 ;
庄红翔 .
山地学报, 2005, (03) :267-273
[5]   雅鲁藏布江河谷风沙地貌的初步观察 [J].
杨逸畴 .
中国沙漠, 1984, (03) :16-19+2
[6]  
西藏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