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被引:3
作者
马洪波
机构
[1]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关键词
三江源; 可持续发展; 述评;
D O I
10.14154/j.cnki.qss.2006.03.01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誉为“中华水塔”的青海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严重退化问题日益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从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退化的原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和产业选择等方面对该研究进行述评,以理清研究思路,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规模及其后续产业的选择 [J].
张涛 ;
张潜 ;
张志良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S1) :28-33
[2]   中清以来人类经济活动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景晖 ;
徐建龙 .
攀登, 2005, (03) :87-92
[3]   青藏高原牧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考 [J].
蒲文成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4, (04) :62-69
[4]   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看藏族传统生态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J].
南文渊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4, (04) :70-75
[5]   青南牧区走联合经营之路的思考 [J].
景晖 ;
穆赤·云登嘉措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4, (04) :133-138
[6]   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李林 ;
朱西德 ;
周陆生 ;
汪青春 .
气象, 2004, (08) :18-22
[7]   建立补偿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 [J].
王钦敏 .
求是, 2004, (13) :55-56
[8]   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三江源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J].
李津成 .
青海环境, 2004, (02) :47-49
[9]   草地资源价值新论 [J].
额尔敦扎布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2) :46-48
[10]   摒弃“厌草”情结,培养“有草文化” [J].
任继周 .
草业科学, 2004, (04)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