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海域烃源岩和油气的分带性

被引:56
作者
李友川
邓运华
张功成
机构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关键词
中国近海; 烃源岩; 油气分布; 分带性; 南海北部深水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中国近海海域烃源岩和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烃源岩的分带性表现为"内带腐泥,外带腐殖":内带主要为腐泥型的中—深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低等生物,陆生高等植物的贡献很少;外带烃源岩类型较复杂,有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海相烃源岩和湖相烃源岩,以前二者为主,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以腐殖型烃源岩为主。油气的分带性表现为"内油外气":腐泥型烃源岩具有倾油性,因而内带以油为主,天然气主要为油伴生气;腐殖型烃源岩具有倾气性,因而外带以天然气为主,天然气主要为煤型气和凝析油伴生气,部分盆地或凹陷存在数量有限的原油。南海北部深水区处于外带,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南海北部第三系海相烃源岩 [J].
李友川 ;
邓运华 ;
张功成 ;
傅宁 ;
孙玉梅 .
石油学报, 2011, 32 (02) :219-225
[2]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生成特性研究 [J].
李友川 ;
张功成 ;
傅宁 .
中国海上油气, 2010, (06) :375-381
[3]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构造演化及其特征 [J].
张功成 .
石油学报, 2010, 31 (04) :528-533+541
[4]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机遇和挑战——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朱伟林总地质师 [J].
金顺爱 ;
朱伟林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 (01) :1-5
[5]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及其邻区原油分类和分布特征 [J].
李友川 ;
陶维祥 ;
孙玉梅 ;
何士斌 ;
贺清 .
石油学报, 2009, 30 (06) :830-834+842
[6]   试论中国近海两个坳陷带油气地质差异性 [J].
邓运华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1-8
[7]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L W3-1-1井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J].
朱俊章 ;
施和生 ;
何敏 ;
庞雄 ;
杨少坤 ;
李昭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2) :229-233
[8]   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原油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 [J].
包建平 ;
朱翠山 ;
倪春华 .
沉积学报, 2007, (04) :646-652
[9]   区分渤中坳陷三套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参数组合 [J].
王培荣 ;
张大江 ;
宋孚庆 ;
徐冠军 ;
李友川 ;
傅宁 ;
郭永华 .
中国海上油气, 2004, (03) :14-17
[10]   惠州凹陷西区油源研究 [J].
傅宁 ;
李友川 ;
汪建蓉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5)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