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Carassius auratus)卵和胚胎中母源性免疫球蛋白的定位

被引:6
作者
李大疆
钟明超
林浩然
机构
[1] 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广东广州
关键词
鲫鱼(Carassius auratus); 卵; 胚胎; 免疫球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4 [鱼纲]; Q4 [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071003 ;
摘要
自鲫鱼血清中沉淀出免疫球蛋白 (Ig)并层析纯化 .纯化后的Ig加福氏完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免疫大白兔制得特异抗血清 .免疫组化研究显示母源性Ig最初是在Ⅳ时相早期卵中出现 .在卵子的发育过程中 ,Ig遍布整个卵子并由卵膜至卵中心逐渐减少 ,其中卵膜内壁Ig最多 .在心跳期前的胚胎发育过程中 ,母源性Ig存在于卵膜内壁、胚胎和卵黄中 ,至尾鳍形成期完全消失 ;首先是胚胎和卵黄中的Ig消失(心跳期 ) ,然后是卵膜内壁的IgM消失 (尾鳍形成期 )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Ig亦遍布于卵黄之中 ;其中 ,卵膜内壁含Ig最多 ;在胚胎和卵黄中无Ig集中的现象 .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鲫鱼和金鱼胚胎发育的分期 [J].
李璞 ;
汪安琦 ;
崔道枋 ;
牟家宜 ;
王春元 ;
张瑞清 ;
宁益华 ;
张乃昌 .
动物学报, 1959, (02) :145-157
[2]  
动物胚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曲漱惠等 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