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致大鼠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16
作者
裘奇
刘志红
印洪林
周晓军
陈惠萍
黎磊石
机构
[1] 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大学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木通; 肿瘤; 肿瘤样增生; 肾脏间叶性肿瘤; 肾母细胞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0.2 [肿瘤病理学、病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木通所致大鼠肿瘤的发生演变过程、生物学行为、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用不同剂量木通水煎剂给大鼠灌胃建立急性肾损伤模型 ,进行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的动态观察。结果 :( 1)实验头 3个月组织形态学未见大鼠发生肿瘤及肾脏发生明显肿瘤样增生改变。 ( 2 )实验 6个月 3个剂量组肾脏肿瘤样增生发生率均为 10 0 0 %。其中 2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 ,波形蛋白 (vimentin)、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均表达阳性 ,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p53均表达阴性。 ( 3)实验 6个月 3个剂量组肾脏肿瘤发生率分别为 4 2 8%、2 5 0 %及 0 ,包括 4例肾脏间叶性肿瘤及 1例肾母细胞瘤。其中 3例肾脏间叶性肿瘤免疫组化研究显示 ,vimentin、PCNA :肿瘤细胞均表达阳性。SMA、p53:分化成熟的肿瘤细胞表达阳性。 ( 4 )实验6个月 3个剂量组肾外肿瘤发生率分别为 14 3%、12 5%和 12 5% ,其中乳腺导管上皮肿瘤、甲状腺滤泡上皮肿瘤和皮肤附件上皮肿瘤各发生 1例。对照组未见肿瘤发生。结论 :大剂量木通具有致大鼠肿瘤作用。其中肾脏肿瘤发生率相对较高 ,组织学类型以肾脏间叶性肿瘤为主。分化成熟的肾脏间叶性肿瘤伴有vi mentin、SMA、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肾外肿瘤发生率相对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4+322 +3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观察 [J].
裘奇 ;
刘志红 ;
陈惠萍 ;
杨俊伟 ;
曾彩虹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9, (01) :15-18+98
[2]   由木通肾毒性研究带来的思考——提高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 [J].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9, (01) :1-2